护理学院“研究生导师赋能工作坊”正式启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重视人才培养。为充分赋能导师发展,打造优秀导师团队,促进研究生成长,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护理学院启动“研究生导师赋能工作坊”系列活动。第一期“研究生导师赋能工作坊”在护理学院护理人文学学系主任徐奕旻的主持下拉开序幕。护理学院研究生导师、导师小组成员和研究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参加活动。
肖倩副院长发表致辞
护理学院副院长肖倩在启动会上致辞。她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贡献表达了感谢,对研究生认真严谨的科研工作给予肯定。她强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导师赋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多种举措切实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徐奕旻主任主持会议
刘均娥院长分享研究生培养经验
护理学院院长刘均娥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护理科研团队研究生的自主管理”为题,分享了护理人际沟通与癌症康复护理研究团队和老年护理研究团队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刘均娥院长指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以“学习学术交流语言,培养科研兴趣和信心”为主,硕士研究生培养以“严谨、规范、学术、高质量”的科研精神培育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研创新”为核心,要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人才培养。
郭巧红副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经验
硕士研究生导师郭巧红副教授从“研究生教会我的”、“导师们教会我的”、“我的指导经历”几个维度分享了研究生培养经验。她指出,研究生的培养要聚焦于品德素养、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郑一宁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经验
高凤莉主任分享研究生培养经验
临床研究生导师代表郑一宁教授从如何借助护理学院教师团队力量的角度,分享了护理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的经验;高凤莉主任以“从培养目标看专硕临床护理能力培养”为题,分享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
研究生们畅谈了课题组日常学习和管理的经验,并就成长过程中的疑惑与导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讨论。
通过本期赋能工作坊活动,学子们纷纷表示,在快速适应研究生角色、充分理解导师、加强互动交流、高效开展组会、做好成长规划、提升科研效率、努力创新进取、拓展国际视野等方面收获很大,成长目标和规划更为清晰。导师们表示,“质量”作为关键词贯穿研究生培养工作始终,“导师赋能工作坊”在分享优秀经验、形成榜样示范、解决实际困惑、提升育人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将切实提升护理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